旭化成实现电解质技术突破 可提高LIB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4-07-06浏览:63566
盖世汽车讯 6月7日,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(Asahi Kasei)使用其专有的高离子导电性电解质成功实现了锂离子电池(LIBs, lithium-ion batteries)的概念验证(POC)。这一技术突破使得锂离子电池即使在低温下也能提高功率输出,并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下的耐用性,并且这两点都是当前LIB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此外,这项技术还有助于降低电池包的成本,以及缩小电池包的尺寸,从而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。
LIB的建议使用温度范围在10°C至45°C。温度越低,电池容量越小、功率输出越低,且充电时间越长,而温度越高,电池老化速度越快,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越短。随着全球储能系统市场的迅速崛起,特别是在领域,电池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能和高耐用性尤为重要。
缩小电池尺寸和降低成本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旭化成于2010年开始开发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电解质,当时荣誉研究员Akira Yoshino专注于将乙腈(acetonitrile)作为LIB电解质中有前景的成分。通过使用高离子导电性电解质,旭化成可以在保持功率输出的同时缩小电池包尺寸,从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,降低电池包的总成本。预计效益如下所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相关推荐
- 横滨国立大学开发微型“犀牛甲虫”机器人 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微尺度操作
- 新思科技在Arm硬件上推出Virtualizer Native Execution 加速软件定义产品开发
- 西门子扩展PAVE360技术 以在Microsoft Azure云上运行AMD GPU
- indie与格芯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汽车雷达的普及
- 印度大学研发自充电技术 可让电动车辆边行驶边充电
- 佛瑞亚海拉与英飞凌合作 使用全新CoolSiC™汽车MOSFET 1200 V作为下一代充电解决方案
- 中科院在高温热敏陶瓷方面取得进展
- 可回收且可降解 康奈尔大学开发热固性塑料替代品
- 美国研究人员探索盖层效应对镍酸盐超导性的影响
- 福特汽车申请新专利 或将配备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
- 新闻视野排行